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 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2022-04-13 09:46:06神经内科
两年前的那个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徐医附院人勇敢“逆行”,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而今,面对家乡发生的疫情,徐医附院人勇敢“挺上”,更是“守护家乡、守卫家人”的责无旁贷。一场有序的战“疫”在院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有条不紊展开,全院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当仁不让。
按照院党委的部署和院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神经内科四十二病区医护团队承接过渡病房任务,施行医、护、患闭环管理。目前病区患者病种复杂,且病情危重,包括急性重症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衰、多发复合外伤、回肠及乙状结肠破裂、肺挫伤、气胸、急性左心衰等患者,涉及跨学科救治,与相关科室紧密对接,确定治疗方案,时时做好对病人的监护管理。
闭环的工作紧张、有序,大家在按要求严格做好防护情况下给予病人正常的护理、诊治,一丝不苟。有着多次抗疫经历的祖洁同志,身先士卒,再次出现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她以一名医者的初心、党员的大爱,时刻践行党有召,我必应。过渡病房的鲍磊、李恒宇同志均是我院双职工家庭,第一时间得到家属支持,夫妻同心,舍小家顾大家投入工作。新入职的龚向瑶医生,主动请缨加入过渡病房,在闭环病房里度过了入职以来的第一个生日,深刻而难忘,她深受周围党员同志的感召,在闭环病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周苏同志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应征,那一刻她忘记了自己是幼子刚满1岁的妈妈。护士长周曼莉同志带领的13名护士已经投入社区核酸采集工作,在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转战过渡病房,闭环工作,进出班次均在医院。微信视频里的一句“妈妈,我好想你呀!”让身旁听到的同事忍不住落泪,同样是孩子的妈妈、妈妈的孩子,太多的感同身受,因为她们一直都是人民的“天使”。在搬运物资时,周曼莉护士长不慎腰部扭伤,剧烈的疼痛让她直不起腰,她坚持不退出闭环,困难时刻坚守特殊岗位,为病区医疗、护理、后勤工作做好保障,不为当英雄,但绝不能当逃兵。原本三月轮值发热门诊的张涛同志,在月底交接之际临危受命,组织安排四月坚守阵地。疫情就是命令,只有迎难而上、无条件执行。发热门诊实施闭环管理,在指定宾馆和诊室之间,严格按照规定路线,限时段行动。“一个班下来,最大的感受不是面部的勒痕、耳朵的压痛、潮湿的后背,而是憋闷、缺氧、缺水……”此时此刻,每一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接诊、问诊、查体、取样、化验,忍受生理的苦痛,承受心理的压力,以必胜的信念支撑疲惫的身体,一如平日的工作规范从容、井然有序。
在支援全市核酸检测工作任务中,神经内科四十五病区全体护士服从院党委的组织安排,整体抽调,负责金山街道和矿大校区的核酸采集。身着隔离服,头戴面屏。“从穿上防护服开始,热气已经蒸腾,1个小时过去,3个小时过去,感觉皮肤在炸裂,脸火辣辣的疼,整个人像闷在火炉里……”30°C的高温,加上N95口罩、隔离服的密闭性,连续三、四小时的采样工作强度远比看上去艰难,由衷的致敬多次参加疫情保障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同志。隔离服隔住了她们身体的依偎,却离不断彼此内心的相拥。她们与外界保持着安全距离,可我们的心贴的更近、更紧了。她们是无数“采样人”的缩影,在民众眼中,她们是“医学”的权威,她们是“清零”的希望,她们是“天使”的担当!
与此同时,留在病房的医护人员恪尽职守,急诊班、病房班一肩承担,频繁进出夜班不拒苦累,全力保障病房医疗安全,为冲锋在前的战友们做好后方强有力的保障……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日子,相信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终会拨云见日、春暖花开,胜利必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