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 “疫”起,加油!
2022-04-13 09:52:50感染性疾病科
2022年4月12号的零点,这个时刻对于徐州人民来讲,大抵有种除夕看着春晚等着新年钟声敲响的韵味。就在昨天,徐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分区分类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2022年第42号)》,这就意味着一部分徐州人民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可以复工复产了。
2022年4月12号,这个日子是我在发热门诊的第43天……43天说长,有医院领导们对我们工作、生活和精神上的照顾,有科室主任们的关心、支持,有同事之间的相互鼓励,也就不觉得难熬;43天说短,又好久没见过家人、师长,科室的同事、朋友了。
发热门诊主要是用于对急性传染病进行防控,专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也是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门诊。相对较独立,因为它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CT机、药房、采血室、采核酸室,工作人员入口设有门禁,人员进入均需记录体温情况。工作人员也相对“独立”,因为自2022年3月28日以来,所有人员均需闭环管理,包括医、护、技、保洁等。在上岗前,院里组织我们所有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院感科的老师对我们逐个进行了防护用品的穿脱的考核,在做到保护自身的同时也要保护周围环境。闭环管理期间是工作科室与居住地两点一线出行,院里安排了居住地,安排了专用大巴点对点接送我们工作人员,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生活保障和物资保障。所有工作人员按照防疫要求每天检测新冠核酸。
作为发热门诊的一位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诊预检分诊送来的发热,咽痛,咳嗽等新冠十大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症状开具相应的检查,进行必要的诊疗,告知后续随访及注意事项。当然,医生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发热门诊是一个大家庭,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有预检分诊老师的初步评估登记排查;有发热门诊护士老师对就诊患者身份信息的登记,帮助挂号、缴费,抽血;有CT室老师的拍片;有院内新冠会诊专家组主任给出的决策性意见;有门诊部辛主任以及护士长,荀老师对各项政策的及时告知和解读;有辛主任和医务处冯处不分昼夜的电话指导;有院医疗总值班的坚强后盾……还有很多很多在背后贡献自己力量的老师,领导们。大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团结前行。记着有一次刘医生值班,晚上11点接诊了一位14岁的男性患者,因“发热伴胸痛3天”就诊,既往有间质性肺病,心功能不全病史,接诊后测指脉氧83%,刘医生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完善血常规、生化、胸部CT、新冠核酸等相关检查,并给予了吸氧等对症治疗,在吸氧状态下患者指脉氧仍然在81%左右波动,后刘医生向专家组汇报了该患者的病史,流行病学史,生命体征,检查结果,在门诊部、医务处、新冠专家组、东院ICU的通力协作下,病人在凌晨2点多顺利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前几天我值班的时候遇到一位36岁的男性患者,因“腹痛伴发热1天”入院,患者肥胖体型,自述反复腹痛多年,既往每年发作一次,今年以来发作了3次,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最后病人在多方协助下顺利入住消化科进行治疗。这就是发热门诊,每天都有着故事的发热门诊,故事仍在继续……
作为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员,犹记得2020年的大年初一,支部潘修成书记迅速召集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到岗并召开动员大会。随后在院领导、科主任们的领导下,清空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同样,这次是2022年3月28日晚上9点,院党委要求七总支半小时内组建50人核酸采集队伍,支部潘修成书记发布消息后大家踊跃报名,不到半小时的时间确定好人员名单上岗。同时,颜学兵主任要求两位护士长统计好患者名单,各组医生评估患者去向(出院或转科)。第二天科室按要求改造成了符合要求的一脱区、二脱区、清洁区、污染区。虽然暂未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但是大家都在时刻准备着。这就是感染科,一支随时准备着加入战“疫”的队伍!
如果要给四月的徐州加一个标签的话,我想可以是大龙湖的风筝,金龙湖的垂柳,云龙湖的沙滩,彭祖园的樱花……为了这些美景,发热门诊在坚守,徐医附院人在努力,黎明终将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