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冬病夏治气管炎、哮喘通知

2010-06-19 00:00:00系统


   冬病夏治,从字面上讲: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进行治疗。现在多特指: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的时机,在人体背胸部相关的俞穴上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中药,以达到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从而治疗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易感人群,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及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中医学又称为“三伏灸疗法”、“天灸”。此治疗方法强调三点:1、时间:三伏天;2、方法:在穴位上进行中药外敷;3、适应症: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易感人群等。
   NO.1、时间:三伏天,理由,A、夏季三伏气候最为炎热,阳气蒸腾最为明显,是祛除寒疾顽痰的的最有利的天时。B、炎热夏季人的汗毛孔开张最为明显,微循环最畅通,易于药物渗透吸收,是外治最有利的地利。C、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三伏天的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二日都是与天干相应的庚辛日,与中医五脏学说中的肺金相对应,是治疗肺系疾病即气管炎、哮喘、易感人群的最有利的人和。因此时间上选三伏天。
   NO.2、方法:穴位敷药。1)、穴位:是人体气血输注于体表的孔穴,具有反映疾病、治疗疾病的双重功能。我科选用背部具有特定疗效的定喘穴,肺脏的背俞穴,久病顽疾易停留的隐蔽穴---膏肓(病入膏肓),还有与气相关的气会膻中,肺经入脏的穴位中府等。这些穴位都是依据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与发展转归等,精心挑选得出来的,是疗效得以保证的针灸学基础。2)、 所选药物为20余种名贵中草药,是经过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挑选出来的。具有辛温逐痰,芳香走窜,通经活络,止咳平喘,祛除顽疾的作用。根据病人的体质、发病特点、年龄,分别配成寒证方、热证方、儿童方。3)、 穴位药物准备好后,用姜汁将药物调和好外敷于穴位上,保留2~4小时取掉。这是依托于中医的中药外治疗法。
   NO.3、适应症:各型气管炎、哮喘及每遇寒凉就感冒的易感人群。治疗前当排除肺系疾病中的肺结核、肺癌等不适宜病症,这也是提前预约的一种重要原因。
   NO.4、疗程:三伏天内每10天贴一次,因中伏天数有10天和20天的不同,每年有3次或4次之分,连贴3年。病重者多贴1年,每年出伏时加强1次。
   提前预约的原因:1)、排除不适宜的病症;2)、配制药物需要时间,先烘干碾末,再紫外线消毒,装瓶密封备用。若配制数量不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3)治疗时间,上午女性和儿童,下午男性。4)个别需配合中药汤剂内服。
   冬病夏治治疗病症延伸:三伏天的第三天、第四天治疗寒湿性痹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等。第九、第十天治疗消化系统中属于虚寒证的胃疼、胃胀、腹泻等。
   地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门诊二楼中医针灸科。
   咨询电话:85802246,82816226。
   预约时间:6月25日-7月15日(周六、周日休息)
   注:今年初伏为7月19日
徐医附院中医科        
201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