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志 | 支援市传染病院隔离病区

2022-05-18 09:46:13感染性疾病科

今年的5.12护士节庆祝表彰大会上,院党委表彰我们为“抗疫先锋”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的鼓舞与鞭策,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感动,十分温暖。王人颢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护理队伍是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无论是在平时的诊疗服务,还是新冠疫情的斗争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响应院领导的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人民情怀,护佑人民健康,践行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当代徐医附院人,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崇高的护理事业。

回想近期的抗疫历程,3月28日,徐州出现本土阳性病例,作为曾参加2020年徐州抗疫的医务人员,我们又开启了抗击新冠疫情新征程。

4月伊始,由于我们感染科所在的感染科楼可能会被作为隔离病房整体征用,我们一直紧锣密鼓地筹备自身医院的隔离病房。4月17日下午,接到医院通知,我们半小时集结队伍,前往睢宁采集核酸,原定是当天返回。大巴车即将开上高速之际,领队接到紧急通知,我院感染科楼五楼负压病房即将启用,三楼、四楼也需做好收治新冠病人准备,大巴车掉头赶赴我院东院。到达感染科楼后,我们立即对腾空的病房再做全方位整理。天色渐暗,病区里满是忙碌的身影。晚上8时,通知计划有变,我院暂不接收新冠病人,我们需支援市传染病院。为进一步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来到规培楼,在顾玉明常务副院长的指导下,院感科对我们这支队伍进行了防护服穿脱相关培训,医务处、护理部也在现场进行督导。22时许,当日没有工作任务的队员被送往定点隔离酒店休息,领导安排我们第1、2组队员驰援市传染病院,整建制接管隔离五区。

到达市传染病院,工作人员安排我们接受血常规及CT相关检查,进行穿脱防护服相关培训和考核。不知不觉天亮了,病人已经住了进来。考虑到第1组接班后尚未吃早饭,第3组可能因为接下来漫长的体检、流调、培训、考核不能及时接班,第2组上午9点钟还是地接班了。一直到将近下午6点钟,第3组完成了相关考核培训,第2组顺利完成交接班。这时,我和其他5名队员已经穿着防护服近9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上一趟厕所,累计3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但我们都无怨无悔。之后,单位又安排了赵莲、丁一飞等10名新队员进驻,分配在了2、3、4、5组,我们39人的护理队伍稳定了下来。

为进一步筹备隔离病区,使其符合院感的要求,我迅速熟悉市传染病院请领流程,申请领取消毒设施设备、通讯工具、护理必备物资、常用物资等。我每天深入一线开展新冠肺炎护理工作,及时了解掌握病人治疗、生活情况,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指导护理工作并检查每日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负责隔离病区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负责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及反馈工作,包括上报各种报表,以及做好医务人员的后勤保障。我们接管病区核定床位40张。护理的工作很繁琐,也很忙碌,每个班7名护士,分出内外感护士各1名,办公护士1名,其余责任护士4名。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每日几次的生命体征测量、脉氧、发药、核酸采集等种种操作及记录,带病人做检查,接送病人出入院等。生活照料也必不可少,发放一日三餐,一般病人的生活护理,基础病缠身、自理能力差、高龄患者的吃饭饮食照料、更换纸尿裤,六七个父母不在身边孩童的关心照护。办公护士负责处理医嘱,接听电话,物品传递中转,也是身兼数职。内外感护士的工作也非常重要,负责管辖所有区域的清洁消毒,垃圾收集,监督医务人员的穿脱。每个班6个小时,工作下来都是汗流浃背。

任明珠是第3组的组长,她以身作则,合理安排组员的工作任务,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得到了团队成员的肯定。她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较好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病人的好评。

王淑文老师是徐医附院感染科护士。她今年50岁了,参加工作30年,这是她第二次进入隔离病房参加抗疫工作,面对疫情,她从不退缩,总是积极报名参加抗疫,她经验丰富,工作中不时给年轻护士指导,生活中也是大家的知心大姐姐。她瘦弱的脊背撑起了抗疫中属于自己的天空。

王奎是我院ICU护士。他参加过扬州抗疫,年龄不大,看起来有些腼腆、青涩,但是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虎虎生风。作为男护,组内脏活累活抢先干,没有一句怨言,组员对他赞不绝口。

王迪迪是我院透析护士。工作中认真负责,做好防护的同时,兢兢业业及时为患者提供透析服务,得到病人的好评。

她们仅仅是护理人员的一个缩影,大家都很优秀。“抗疫先锋”荣誉称号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