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是心中唱不完的歌——记在发热门诊难忘的日子

2020-05-07 14:36:12眼科

这些不是普通的微信聊天记录,这是我在新冠发热门诊工作期间,师长、同事、朋友对我的关心,是我温暖的记忆。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冠病毒肆虐全国,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各地相继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一批批医务人员逆行湖北,抗击疫情,与病毒作斗争,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也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

徐医附院院党委在疫情出现后迅速决策,响应国家号召制定方针,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部署,五总支四支部的全体党员都义无反顾的报名,作为徐医附院的一名眼科医生,我第一时间响应支部号召报名请战。211日我接到支部通知去新冠隔离病房工作,接到通知后,我既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自己能亲临一线为抗击疫情作贡献,担心的是自己非呼吸、感染、重症专科人员,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于是我立即联系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朋友,了解情况,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做工作准备,购买洗手衣、拖鞋等所需物品。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我母亲亲自帮我剪短了头发,当时全国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我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任务繁重,对人员安排做了多次调整,最后我又去了本部发热门诊工作。

正式上岗之前,发热门诊朱世光主任及感染科老师对我们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岗前培训,包括如何穿脱防护装备,接诊病人及采样,叮嘱我们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我将这些要求一一记在心间,满怀信心的开始实战工作。发热门诊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平凡而充满挑战。期间的许多事情让我记忆深刻。

在发热门诊工作需要穿全套防护装备,包括洗手衣、防护服、口罩、帽子、手套、胶靴、鞋套、防护屏等。当这些装备一件件穿上身时,心中的紧张和庄严感油然而生。因为全副武装,彼此之间不易认出,于是我们在衣服后面写上各自的名字。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行动非常不便,诊室内外短距离步行产生的疲惫感不亚于负重奔跑,接诊病人时需要很大的气力才能发出更大的声音。工作中时常会感到胸闷,呼吸不畅,每次使用指脉氧都看到SpO2降至94-95%,心率则飙至96次/分以上,每次看到自拍的满是勒痕的照片,洗的发白的手,心中感慨万千,联想到湖北疫情最前线的医务人员每天面对大量危重病患高负荷的工作,更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我真是佩服他们不计生死的勇敢和坚持。

鲁迅曾经说过:自古以来,中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搏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这次奋战在疫情前线和后方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国的脊梁。

一天我在值班时碰巧搭班是眼科病区护士杜林,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惊喜,自从疫情爆发后,眼科人员因为轮流值班彼此很难见到,于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眼科医护共同完成了一次难忘的发热门诊工作。

还有一次在临近交接班的时候,我因为连续接诊多个病人非常劳累,感到呼吸困难,头晕无力,考虑到马上到交接班时间就想坚持一下,搭班护士和检验人员马上开大窗户,让我坐下休息。接班医生和清洁员陈姨提前进入诊室接班并督促我到清洁区休息。疫情面前,大家相互扶持,特别的团结友爱。

现在我已经回到眼科正常工作,但这段特殊的记忆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李明新主任、吉玲老师、陈基黎老师耐心细致的叮嘱我注意防护;眼科群里面各位老师、同事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发热门诊朱世光主任、高媛老师、徐泳老师时刻关心我们值班医护的住宿、一日三餐;搭班医护、检验人员、药学老师、影像科人员的互相支持和鼓励。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无需言明的坚持和感动留在每一个人心中,如一汩汩溪流汇聚成前行的强大动力,战友情、同事情共同谱写了抗疫的战歌,挥洒的汗水最终定会浇灌出胜利的花朵。

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进入到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的关键阶段,我们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始终有这么一群奋不顾身的医务工作者为我们负重前行,我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