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宋军教授挂职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让徐医

2016-12-02 00:00:00系统

中组部、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宋军教授挂职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让徐医附院的高水平医疗技术扎根西部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的安排,201511月,徐医附院普外科宋军教授前往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挂职,任该院副院长。挂职一年来,宋军教授主动参与贵州二院建设,发挥专业特长,为贵州二院打造了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团队和创伤显微骨科技术团队,让徐医附院的高水平医疗技术扎根西部,惠及当地群众。20161128396名第17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京集中培训,之后奔赴西部打响脱贫攻坚战。这也标志着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宋军,普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人才。熟练掌握普外科领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肝胆、胃肠和甲状腺乳腺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29日,宋军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开展“博士服务团”工作是中组部和共青团中央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博士服务团’选派原则是‘按需选派,双向对接’,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390名博士都是西部地区急需紧缺的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以后他们有任何需要,我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宋军教授说。


组建微创外科团队

示范组织开展贵州省首例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

宋军教授说,他被选为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后,20151123日在北京参加了行前培训班,“培训班开班式由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主持,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讲话。要求博士服务团成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为西部带去先进理念、知识和技术,不当过客和看客,踏踏实实地为西部广大群众谋福祉、办好事。”

宋军教授介绍,徐医附院普外科是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重点(外科学)学科、卫生部腹腔镜培训基地、江苏省普外进修医师基地,“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了全省和全国前列,综合实力在淮海经济区首屈一指,每位医生都能独当一面。腹腔镜微创技术更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早在20118月,在徐医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徐为教授的指导下,宋军博士成功开展了淮海经济区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01410月开展本地区首例腹腔镜经盆腔途径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并获得省卫生新技术引进奖,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在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思路,宋军教授针对该院外科系统现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提出加强科室管理和学科建设,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新技术开展,改善医疗服务理念为核心,强化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业务讲座、教学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和医疗技术,为贵州二院组建了肝胆胰胃肠微创外科团队和创伤显微骨科技术团队。

微创外科团队选择代谢外科作为学科发展的突破点和新亮点,组织开展了贵州省首例腹腔镜袖状胃切除减重手术,媒体报道后,在贵州引起很大影响。为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每一项技术宋军教授都是手把手地教,示范、带教腹腔镜手术,微创外科团队目前已经常规开展腹腔镜胃肠、肝胆和疝手术,有些技术如腹腔镜结直癌根治、疝修补、胆总管切开取石、ERCP等都是由宋军教授带领团队在贵州二院首次开展。

作为贵州二院挂职副院长,宋军教授指导创伤显微骨科团队制定“专科有特色、人人有专长,走错位发展、亚专业发展”的思路。初步形成“显微组、脊柱关节、整形修复、中医康复”四个专业发展方向,截止今年11月,该团队已经开展断指再植手术300多例,肢体再植20多例,开展胫后动脉皮支、尺动脉腕上皮瓣游离等新技术10多例,学科优势在贵州已经初露头角,贵州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该团队取得的成绩,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我觉得服务西部才刚刚开始”

虽然挂职贵州二院副院长只有一年时间,宋军教授却觉得自己已经和西部有了很深的情感。“中组部和江苏省委组织部在临行前的培训会要求我们‘脱下博士帽,甘当小学生’,我也很珍惜这次学习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机会,一年来,积极参加院党委会和行政会议,主动向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学习,协助组织和参加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等会议。我觉得学习是双向的,对我来所说,自己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加强,处理复杂事务和应急事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综合学科基础差,底子薄,人才匮乏,科研意识淡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为此,宋军教授通过调查研究,学习、模仿徐医附院的经验,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参与完成了贵州二医“十三五”和2016年工作发展规划的制定,以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和机制激活带动医院和科室发展,积极应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建议采取主动走出去和市、县、乡镇医院建立医联体的战略,成立外联部,今年已经完成八家医联体签约协议,效果显著。建议人事科和医务科出台院重点人才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学历能力提升,院临床新技术引进奖等一系列推动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挂职一年来,宋军协助分管院长完成贵州省科技厅及卫生计生委课题申报,协助分管院长制定了“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帮助组织并完成医院首次院课题申报和首次院重点学科申报和评审工作,促进了贵州省二医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为推动临床工作发展,宋军邀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移植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教授参与贵州省政府组织的援黔院士专家团,代谢外科主任、全国知名专家梁辉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为贵州二医微创外科团队提供长期技术指导。

20167月,宋军邀请组织贵州二医领导和部分职能部门到徐医附院交流学习。徐医附院领导表示,徐医附院多年来严格按照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对外援助工作,与对口帮扶医院建立了长久的协同发展模式和深厚的友谊,徐医附院将一如既往地为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管理等方面提供帮助,全力支持援助工作。

挂职期间,针对贵州省一些地市级医院腹腔镜技术尚未普及、技术还很薄弱的现状,宋军教授还受邀为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解放军44医院等地市级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胃肠手术业务指导和技术推广,在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完成当地首例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保肛手术。宋军教授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能让我的医疗技术扎根在贵州二医,为提高西部群众的健康水平服务,这是我作为医者的荣幸。每次参加义诊或做完手术之后,看到群众从眼神里散发出来的感激,我心里总是暖暖的。挂职服务结束了,离开并不意味着结束,现在通讯很方便,不但可以通话,还可以视频,只要他们有需要,我会随时提供帮助。”宋军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