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晚报: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为脑中风患者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2013-10-24 00:00:00系统


突发脑中风,治疗要抓住“黄金4.5小时”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为脑中风患者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其中神经内科39病区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护理精良的医护队伍,共有包括教授、硕博士在内的医护人员26人,具有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亚专业:脑血管病、癫痫、神经免疫病;各亚专业针对神经病学领域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学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目前,我国大约有900万的癫痫病人。他们的用药是否合适,剂量是否得当?肖成华主任称,在药物浓度监测下,患者可以放心进行药物治疗。而此技术手段,徐医附院是苏北地区唯一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医院。那么,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还有哪些秘密武器?昨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强强联合


为脑血管患者开辟生命绿色通道

 

脑中风在我国死亡、致残疾病中居第一位,分为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和出血性脑中风,医学界一致认为,溶栓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首选疗法,而最佳治疗时间是“黄金4.5小时”。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联合多部门、多科室,为脑血管患者开通绿色生命抢救通道,成功挽救无数患者生命。


72岁的李老太,因突发言语不清,右侧肢体完全瘫痪1小时被送到徐医附院急诊,查体右侧肌力0级。肖成华主任介绍,李老太情况属于高危级别。他立即为李老太安排了CT 检查,排除脑出血后,考虑她有急性脑梗塞的可能,在和家属沟通后,采取rt-PA溶栓治疗。术后2小时,李老太右侧肢体可以活动,肌力恢复到4级,住院一周基本痊愈出院。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老年人出现中风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时要及时就诊,尽早治疗,最大程度减少残疾等后遗症。”肖主任介绍:“缺血性脑卒中作为脑卒中的重要类型,其治疗除抗凝、降纤、活血化淤外,早期溶栓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溶栓治疗的目的是尽早开放闭塞血管并恢复血流,从而挽救处于可逆性损伤状态的半暗带组织,具体方法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以及两者结合。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和相关科室合作开展的溶栓治疗已经救治了大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技术领航

 

癫痫诊治规范化

 

抽搐、吐白沫,一定是癫痫病吗?徐医附院神经内科肖成华主任对此进行了否定。癫痫的诊断要慎之又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也可能是假性发作。


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慢性脑部疾患,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约8‰。一旦确诊为癫痫,对其个人、家庭及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小文是家里的独女。在十五六时,开始频繁出现抽搐、牙关紧闭、全身痉挛等症状。小文的父母曾带她到北京、上海多次求医,都被确诊为癫痫。此后几年,小文按照癫痫病进行治疗。随着小文参军入伍,压力增大,“犯病”次数也在增多,不得已小文只好入院接受治疗。肖成华主任接诊后,为小文进行了视频脑电图检测。但奇怪的是,脑电图没有抓取到癫痫样脑电波。经多科室会诊,肖主任反复研究病情,最终小文被诊断心理疾病,而非癫痫病。肖主任说,家属对发作时的详细描述,对确诊是否为癫痫起到很大作用。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以视频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等技术为依托,为正确诊断癫痫病,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治疗癫痫有三原则,肖主任说:“一是让患者尽早治疗、二是尽量单药治疗、三是患者在药物浓度监测下用药。”患者不要轻信野广告以及所谓的秘方。更不能听信不实宣传采用毫无科学依据甚至是迷信的做法(如皮下埋线埋磁铁,食用猫头鹰的脑子甚至是山羊的粪便等),上述不妥或错误做法不但对疾病无益,反而会贻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肖主任称,许多药物之间有排斥反应,患者乱用药,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损坏肝肾功能等。肖主任建议,治疗癫痫即使联合用药一般也不超过三种。此外,徐医附院还可以对患者的用药,提供药物浓度监测。每种药的药效究竟如何、所服用的剂量是否得当、服用多种药是否产生毒性,药物浓度监测,都可以给出答案。而且检测方法简单,只需对服药患者抽血,当日即可获知结果。

 

癫痫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要求患者及家属有良好的医从性。国际抗癫痫联盟规定,连续3年无发作才能考虑逐渐减量乃至停药。而癫痫患者应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过饱、过劳、睡眠不足和情绪冲动。食物以清淡为宜,不用辛辣,戒烟戒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登高、不游泳、不驾驶车辆。特别提醒的是不要玩电子游戏机,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躯体的痛苦、周围人的歧视、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情绪不稳,担心再次发病,家庭成员应经常给予关心、帮助,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愉快的心情。


“患者一旦出现癫痫发作,家属不必惊慌,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迅速松开衣领和裤带,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咬伤舌头,不可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以免骨折及脱臼。”肖主任说,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尽快终止癫痫发作。


深入科研

 

让陌生病不再成为致命病

 

莫名其妙的出现嗜睡、打嗝、呼吸及吞咽无力等情况,徐医附院神经内科39病区张勇主任说,这些小毛病,有可能是身体出现大问题的征兆。


20岁的小黄出现嗜睡,周期性发热等症状。她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被当做脑炎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如人意。来到徐医附院,张主任接诊,进行头颅MRI,血清AQ4抗体检测后,确诊小黄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经过靶向免疫治疗,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颅内病灶明显缩小。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对许多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不认真接受治疗的患者,很可能失明和瘫痪。”张主任介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NMO)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张主任近期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位是出现吞咽困难情况。该患者以为咽喉出现问题,到耳鼻喉科就诊。“其实,这位患者患有的是重症肌无力。” 张主任解释,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可以累及眼肌,出现上睑下垂,复视,常误诊为眼科疾病;累及呼吸肌,可以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大部分重症肌无力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但近年发现部分血清阴性的患者MuSK抗体阳性,此类型受累肌肉主要为延髓肌,以及颈肩部肌肉,出现呼吸危象几率较高,激素治疗效果差,对于此类难治性患者,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开展了针对T或者B细胞的靶向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张主任说,神经内科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救治也有丰富的经验,救治成功率为100%。此外,张主任带领的课题小组,致力于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研究,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卫生厅基金资助,从T细胞亚群,microRNA等国际研究热点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有望为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专家推荐:

 

肖成华 主任医师,教授,硕导。现任神经内一科副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淮海经济区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常任专家。从事神经病学专业25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癫痫、脑血管病、帕金森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对癫痫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深造诣。在省级以上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篇发表在美国CLIN EEG杂志,5篇被SCI收录;主持卫生部科教司课题1项并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神经病学案例式多媒体教材》,主编或参编论著5部;独立承担或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获徐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获得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2项,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余名。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全天


癫痫专病门诊:周二下午


张勇 副主任医师,硕导。江苏省十二五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徐医附院优秀中青年骨干,徐医附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从事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神经系统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诊断亚洲视神经脊髓炎型多发性硬化灰质损害导致下丘脑综合征的罕见案例,发表于美国神经放射学会官方杂志《AJNR Am J Neuroradiol科研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徐州医学院院长专项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协助指导硕士生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2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6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2部。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五下午


潘爱胜 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神经内科工作30余年,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疗风格,擅长于对脑血管疾病、各种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及各种心身障碍及心身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