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晚报:徐医附院脊柱外科,向读者解读科室的“无痛关爱”秘诀
2013-07-24 00:00:00系统
为你的“支柱”健康保驾护航
――徐医附院脊柱外科,向读者解读科室的“无痛关爱”秘诀
这是一个诊疗人体骨骼最复杂部位的科室;
这是一些胆大心细业专综合素质较强的医生;
这是一种疾病治疗之外的特殊无痛关爱……
这就是徐医附院脊柱外科。设立淮海经济区首个“无痛病房”,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路径,用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最大的疗效。
昨日,记者进行探访,为你深度解读徐医附院脊柱外科保障市民“支柱”健康的秘诀。
关键词:素养
――兼具骨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素质
众所周知,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
那么,脊柱外科的诊疗范围是什么?
采访中,徐医附院脊柱外科主任袁峰介绍说,脊柱外科是诊断及治疗脊柱脊髓功能和结构的医学,其治疗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脊柱退行性疾病,如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椎管狭窄症等;脊柱脊髓外伤,包括脊柱骨折、脱位、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后瘫痪和大小便障碍、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等;脊柱肿瘤,包括脊柱原发良、恶性肿瘤、脊柱转移癌、椎管内神经鞘瘤等;脊柱畸形,包括脊柱侧凸畸形、脊柱后凸畸形等;脊柱感染性疾病,包括腰椎间隙感染、脊椎化脓性骨髓炎、脊柱结核等。等。而对于脊柱外科医生,袁峰主任说,优秀的脊柱外科医生必须兼具骨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的素养。
袁峰主任介绍,神经外科医生更多关注于脑组织、脊髓、神经的保护,而对脊柱的整体平衡性和稳定性考虑较少,或者说对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和内固定技术涉及较少。而骨科医生更擅长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构建和恢复。
“脊柱外科必须将两者完美结合,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和治疗脊柱疾病。”袁峰主任说,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骨科医生的生物力学知识,又要具备神经外科医生的精细。
关键词:规范化
――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路径
规范化是医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患者健康的最大保证。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始建于1956年,在徐州及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威信,承担苏鲁豫皖四省的医疗诊治任务,苏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在淮海地区起到引领的作用。
据袁峰主任介绍,脊柱外科规范化建设不光体现在看病便宜上,还主要包括诊疗规范化和标准化、手术技术规范化、合理检查和用药等,用医务人员的学识和职业操守严把手术指征,避免过度医疗行为。
“医疗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如何通过规范诊疗行为,让病人得到最适合,预后最好的治疗,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对医疗费用的总量做出控制,这就是规范化建设的目标。”
徐医附院脊柱外科的规范化治疗有例为证。
一位60岁男性患者因背部疼痛伴右胁部疼痛一月余,慕名来到徐医附院就诊,经过体查和影像学检查,袁主任发现患者第9胸椎单椎体全被破坏,并通过CT引导下微创穿刺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如果该患者不进行积极治疗,将面临肿瘤扩散和脊髓压迫导致瘫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经过全科医生讨论,袁峰主任带领葛保健、陈宏亮、郁有来等医师,成功为患者进行了单纯经后路全脊椎肿瘤切除手术,术中为患者顺利完整切除了整个病变椎体,同时进行了脊柱稳定性重建。此次手术避免了同时或分期前路开胸手术,极大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经济负担,术后一周患者下地行走。“该治疗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国内少数大型医院开展。”袁峰主任说,此项手术的开展标志着徐医附院脊柱外科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关键词:微创化
――用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最好的疗效
采访中,袁峰主任介绍,临床上经常会有患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病能用微创手术治吗?能不能给我做微创?”
患者这种很直接、很现实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希望能否用最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最大疗效的问题。
“人们一般认为切口小就是微创,但事实上微创是一个理念,她应该贯穿着手术的始终,内在的处理和患者的预后,概括起来,便是以更小的创伤获得与传统手术相同甚至更佳的疗效。”袁峰主任说,“不能单独为了追求切口小,而让手术失去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如果适应症不适合微创,盲目的选择不仅不能达到和开放手术同样的神经减压效果,甚至会带来更多的手术并发症。”
“解决患者的病痛问题必须把疗效放在第一位。这是根本,也是考衡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因素。”袁主任说,徐医附院脊柱外科一直坚持着这个原则。
微创,必须要有技术作支撑。
对于徐医附院脊柱外科的综合实力,袁峰主任如数家珍:
――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通过微小切口到达脊柱,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技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常规开展微创通道下的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ED内镜下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症等。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在诊断上容易被漏诊,在治疗上常规手术方式创伤大,需要结合内固定植入和融合手术。我们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技术,解决了在反复透视穿刺下的椎间孔镜技术才能完成的微创手术。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0.5厘米的穿刺口让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老年人很快的摆脱病痛的折磨,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
――脊柱显微镜下外科操作。正在培训本科年青医生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下熟练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创伤施行“钥匙孔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无痛关爱
――淮海经济区首个“无痛病房”
不管是规范化,还是微创化,落在患者身上最直接的感受都离不开两个字――疼痛。对此,徐医附院脊柱外科开设了无痛病房,实施无痛关怀。
如何达到“无痛”?住进无痛病房后,医护人员先为患者建立疼痛档案,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教会患者使用疼痛指数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主治医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疼痛治疗方案;护士每天会向患者询问服药的情况以及有没有恶心或者便秘等副反应……
“疼痛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折磨病人,还影响手术疗效,令血压升高,形成深静脉血栓,增加术后感染几率,影响康复。”袁峰主任说,基于此,徐医附院在脊柱外科创建了淮海经济区首批“无痛病房”。确保患者在就医期间遇到的所有疼痛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记者注意到,无痛病房其实更形象地应该称为“无痛关怀”。
袁峰主任说,现在他们通过给病人做疼痛评估记录,根据不同级别的疼痛采取不同层级,如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剧烈疼痛等,根据病人疼痛指数来帮助患者治疗疼痛
关怀岂止这些。
就在几天前,脊柱外科傅翠梅护士的“实用四肢功能训练带”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训练带既可防止足下垂、锻炼四肢肌力,又能促进患者积极锻炼、增加其自信心,还能减轻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专家推荐
袁峰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徐医附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江苏省骨科学分会委员,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江苏省委员,徐州市骨科学分会委员,徐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专家,AO Spine 亚太成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科教兴卫”医学重点建设人才,徐医附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脊柱(颈、胸、腰、骶椎)外伤、退变、畸形、肿瘤、感染等疾病,以及四肢骨病的常规和微创外科治疗。以脊柱外科为中心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3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专利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获部、省、市级课题6项,参与编译《经皮椎体成形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四
辛兵 主任医师,硕导,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从事脊柱外科专业20余年,多次赴美国、欧洲进行培训及学术交流。专家擅长疾病及治疗技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椎管狭窄症、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脊柱结核、肿瘤等疾病。熟练掌握各种脊柱内固定技术及非融合固定技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微创脊柱内固定及融合技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 周五
冯虎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在脊柱微创理念和技术;颈胸腰椎创伤、退变性疾病、脊柱外科翻修、脊柱结核、肿瘤的手术理念和技术改进等方面,保持先进水平。擅长脊柱微创手术,擅长颈椎病、胸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椎间盘突出症、脊柱畸形、结核、肿瘤及创伤的手术治疗;近年将Jas-low法应用于腰椎融合手术约150例,效果显著。目前参与脊柱外科手术近2500例,现已主刀约800余例。目前承担省课题1项、市课题1项;第一完成人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专利7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周六
何玉泽 副主任医师,硕士,在近20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以骨科为专业方向,以脊柱外科为主攻目标的专业特色。在各类医疗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颈胸腰椎疾病与损伤、骨与关节损伤、骨肿瘤的诊治。在颈胸腰腿痛、脊柱结核的诊治及微创腰椎手术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六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