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排行榜,排名第八

2013-02-07 00:00:00系统


(2013年2月7日  4版)
 
   2013新年伊始,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捷报频传:
   1月5日,江苏省卫生厅公布:2012年度厅直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徐医附院荣获一等奖。从2001到2012年连续12年蝉联一等奖,全省厅直单位中仅徐医附院一家。
   1月9日,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揭晓“2012年徐州年度健康风云榜”。徐医附院荣膺风云榜中分量最重的荣誉称号――“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医院”。
   1月12日,徐医附院荣获卫生部“2012改革创新奖”,是徐州市唯一获此奖项的医院。这也是徐医附院继2010、2011年之后连续3年蝉联此项荣誉。
   1月16日,徐医附院被江苏省卫生厅确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联网医院。在名单所列的4家医院中,其他3家都在南京,徐医附院是省内宁外唯一的新农合省级联网医院。
   1月23日,徐医附院荣膺2012年江苏省“群众最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急救中心主任许铁、神经外科副护士长谭晓洁、医学影像科高级工程师李钢等3人被授予2012年江苏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称号。
   1月26日,由中华医学会评审确定,以徐医附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与中远期疗效观察”项目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排行榜,排名第八
医疗龙头
 
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百强,排名第八
 
   2012年底,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上,徐医附院以859.05分排名第8位,创造了苏北医院在全国排名榜中的最好成绩。徐医附院也是淮海经济区唯一入选前10强的医院。
   在苏北及淮海经济区的老百姓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别的医院看不好的病,就到徐医附院(徐州二院)看一下,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去北京、上海”。可见,徐医附院俨然已经成为了老百姓心中“希望”与“生命”的代名词。
   徐医附院始建于1897年,已经有116年的建院历史,是苏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淮海经济区的医疗龙头。
   过去的一年里,徐医附院凭借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焕然一新的医疗环境,实现了自身发展质的飞跃,更赢得了淮海经济区1.42亿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
   2012年,徐医附院门急诊服务总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出院病人数近9万(其中徐州地区之外的病人所占比例超过36%)人次。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徐医附院在苏北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区的优势地位。
技术名院
 
全市2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独占16个
 
   一所医院的竞争力何在?说到底还是要比技术力量。技术是根本,是老百姓最认可的硬件条件,也是徐医附院领航苏北医疗事业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徐医附院在“质量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技术名院”发展战略指引下,注重打造优势学科、重点专科,重视团队建设、人才培养,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疗法,逐步形成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优势。
   徐医附院党委副书记任泽强介绍:“在目前徐州地区全部医疗机构所拥有的24个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徐医附院独占16席,分别是麻醉科、血液科、神经外科、心内科、介入放射科、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神经内科、医学影像科、胸心外科、肿瘤中心、急救中心、感染性疾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骨科”。
   在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当中,徐医附院一家独自囊括2/3,其他所有医疗机构一共才占1/3,单从数据上,也充分彰显了徐医附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据任泽强副书记介绍,徐医附院在苏北和淮海地区率先进行了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基因诊断等医疗项目,与美国、台湾的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了高水平的骨髓移植配型实验室,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近5年来,医院获得各类新技术引进奖60多项,其中10余项医疗技术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精湛的技术离不开先进设备的支持。目前,徐医附院拥有苏北地区最先进的各种大型设备400余台(件),包括国内先进的双源CT、多排螺旋CT扫描仪5台,3.0T、1.5T核磁共振3台,大型数字化平板X光机(DSA)4台,直线加速器2台,头部、体部伽马刀2台,SPECT-ECT2台,国际最先进的PET/CT、回旋加速器各1台,医院设备的数量、档次以及放射诊断、治疗技术水平始终位居苏北地区及淮海经济区领先地位。
服务品牌
 
全市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雄踞第一
 
   2012年10月-11月,徐州市卫生局在对全市36所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了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徐医附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96.98分(满分100分),雄踞全市第一,另有6个方面排名第一。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群众的满意是对徐医附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的最好评价。
   徐医附院党委副书记任泽强介绍:“徐医附院的医疗服务已经辐射到了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来徐医附院就诊的外地患者数量非常巨大。目前,外省就医患者已经占到全院就医总人数的36%以上。这么多患者大老远赶过来,其中的辛苦和不便应该体谅,我们希望通过自我完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便利,让患者在贴心的服务、舒心的环境中恢复健康。”
   据悉,徐医附院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广大护理工作者团结一心,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围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全面质量提高”这条主线,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塑造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品牌,使患者放心、社会满意。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徐医附院开通零障碍服务热线85609999,24小时提供健康服务和就诊咨询;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特需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进一步完善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形式,开拓电话预约、网上预约、诊间预约、出院随访预约等多种形式,减少挂号等候时间和外地病人就诊的盲目性;增设挂号缴费窗口,实施错峰值班制,挂号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高峰时间段增开窗口;在全市率先实施收费“服务满意度评价”机制;集中采血和标本收集,多种检查集中一次采血,各种报告单集中管理发放,实施叫号系统、自助打印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环境优美
 
新病房大楼正式启用,带来全新就医感受
 
   2012年底,随着徐医附院新病房大楼的全面启用,医院开放床位增至3249张,整体实力大幅度提升,诊疗环境大幅度改善。
   徐医附院新病房大楼是2009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是一所现代化、人性化、智能化、节约化的综合病房大楼。大楼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地上23层,地下3层,床位数达2200张,是淮海经济区单体最大的病房楼。
   新病房大楼的启用,为淮海经济区亿万百姓带来了一种智能化、人性化的全新就医体验。
   说起新病房大楼,徐医附院党委副书记任泽强如数家珍:“1层为服务楼层,包括总服务台、住院处、农保办公室;2层为消毒供应中心、药学部、住院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3层为重症医学科(ICU,包括30张病床)、麻醉科、输血科;4层为手术楼层,拥有30间手术室(百级层流手术室8间、万级层流手术室22间);5层为病理科、超声医学科(病区站);6层-22层共有32个标准化病区和骨髓移植中心、血液病学实验室、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血液净化中心(淮海经济区最大、设施最先进)、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等;地下3层主要为停车场,可为患者提供停车便利。”
   大楼设置了27部直上电梯和扶手电梯,能够满足不同时段使用需求。各病区设有中心吸引供氧、中央空调、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装置、安全监控、有线电视、背景音乐、中心呼叫、信息网络、手术示教、楼宇自控及医生工作站等智能建设集成系统。
   在各病区护士站,一套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护理系统――南格医患呼叫信息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护士站安装有一个巨大的显示屏,每位患者的床头都有一个小巧的蓝屏,医生、护士只需按几个按钮,就能看到患者的基本资料、最新病情,患者也可以自行查询。
   新大楼的病区设置有不少人性化的细节。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不同病区购进相应的病床,实施“护理床单元”;每张病床配套一张陪人椅,可折叠坐,可放平躺;针对不同消费人群,病区内设置了VIP间、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不同档次病房;在骨髓移植中心的无菌仓外,十五个写着编号的小铁格子用于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传递饭盒、衣物等,如果病人愿意,可以拉开窗帘,通过双层密闭玻璃与家人见面,并通过玻璃旁的电话通话。
   新大楼的全新环境让不少患者叹为观止。更让他们高兴的是,尽管住着“五星级”病房,但费用却丝毫未涨,仍按“普通级”收费。一位住院患者感慨道:“从徐医附院的优质服务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公立医院服务惠民的公益性,感受到了医改带给我们的好处啊!”